2025年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0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8项,包括国家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这是今年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等教育部重点赛事中获得的成绩。



近三年来,该院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共计获奖218项,包括国家级奖项43项、省级奖项175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9项。这些数字展现出电信工科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突出的创新能力,也是该院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新生态的生动实践。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新工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跨学科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该院实施了一系列扎实举措: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学科竞赛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各类赛事的选拔培训与资源对接;完善指导机制,组建由骨干教师与企业导师构成的竞赛指导团队,确保校内教学内容与产业前沿高度对接;开展系统训练,建立“一赛一策”的精准辅导流程,实施“分阶段、模块化、数字化”赛前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竞赛水平。
目前,该院已搭建起“产业链、竞赛链、课程链”相互衔接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四维联动的竞赛体系,打造了“教师科研引领、学生创新实践、竞赛反哺教学”良性循环的科创体系,构建起“三链四维一循环”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生态。


面向未来,该院将进一步聚焦智能感知、人工智能与嵌入式系统等新工科前沿方向,不断优化竞赛育人体系,持续推进学校新工科建设,力争培育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标志性成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工科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