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过程性评价推动教育实习改革 双导师共评促进师范生成长

作者:陈红义 俞佳君  审稿:邹强  摄影 :  来源:教育学院  编辑:陈红义   点击数:

近日,教育学院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性评价与指导工作全面展开。学院10名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分赴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泉都学校、咸宁市实验小学2个实习基地,通过“听课+三方评课”的形式,开展师范生实习过程性指导与评价,切实推动师范教育实习改革落地见效。

在附属泉都学校202班的数学课堂上,2022级师范生朱丹以《认识东南西北》为主题展开教学。课堂上,她结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用彩色方向卡片搭建“教室方向地图”,带领学生通过“找方向”“卡牌” 等游戏化环节,将抽象的方位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课堂上,学生们拿着卡牌积极互动,气氛热烈。在市实验小学315班的语文课堂上,2022级师范生胡濛正在进行《搭船的鸟》第二课时的教学。她以“观察翠鸟”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圈画文中动作描写词语,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掌握细致观察的写作方法。互动环节中,胡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观察过的小动物,将课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实习生朱丹在授课

实习生胡濛在授课

课后,基地教师、我校教师和实习生进行了“三方”评课。基地黄伶丹老师建议朱丹结合生活场景拓展“校园找方向”任务;我校汪瑜教授肯定朱丹活动设计,指出要抓住学生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学习指导。朱丹认真记录,提出“如何平衡游戏与知识密度”的疑问,双导师共同给出调整方案。基地熊梅老师肯定胡濛读写结合设计,指出示范朗读的方法;我校俞佳君教授肯定胡濛的教学基本功,建议加强对细致观察写作的指导。胡濛表示将整合建议优化教学设计,三方交流高效且针对性强。

双方导师与实习生同伴深入课堂活动

图5“三方评课”促进实习生成长

此次深入实习基地的评课活动,正是该院推进师范生实习改革的缩影。此前,传统实习模式存在“高校导师远程指导不足、基地导师评价侧重结果、实习效果难追踪”等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境,该院自 2023年起启动师范教育实习改革,为实习生配备双导师,我校导师负责专业理论与教学方法指导,基地导师聚焦课堂实践与学情把控,双方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参与过程性评价。每名实习生在10月、11月、12月分别至少上一次课,双方指导教师分三次开展联合评课活动,将实习生的教学设计、课堂表现、反思报告等纳入过程性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仅看实习报告定成绩”的单一评价模式。同时,该院开发实习评价平台,要求双导师通过平台提交评价与指导记录,实习生提交实习材料,形成能够反映师范生实习表现的档案袋。

俞佳君教授在听评课时表示:“双导师制打破了高校与基地的培养壁垒,过程性评价则让实习质量可管可控。学院将持续投入资源,强化双导师培训,确保每一位师范生都能在实习中练就过硬本领。”实习生桑紫怡表示:“基地教师给了我‘点’的建议,当下就能用,高校教师给了我‘面’的视角,点拨我重新审思,比单纯的自我反思更有针对性,这种指导让我能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与方法,进步特别快。”

截至10月底,该院在附属泉都学校、市实验小学累计开展联合评课23 场,参与师生60余人。下一步,将在其他实习基地推广此次改革,并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班级指导”“师德反思”等纳入过程性评价。同时,计划每学期举办“实习优质课展示”“我的教育梦征文”等活动,搭建双导师与实习生的交流平台。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湖北科技学院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邮编:437100  24小时值班电话:0715-8270912  招生电话:0715-8338003
传真:0715-8260538  网站设计:信息中心 鄂ICP备1200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