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揽月学术沙龙理科组第八讲在揽胜楼1305报告厅成功举办。活动由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数学与统计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联合承办,吸引百余名师生参与。。本次活动由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数学与统计学院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联合承办,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与。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伍铁如教授与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王彩老师,分别以《智能三维内容生成》与《功能化凝胶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为题作报告,分享了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伍铁如教授从科研范式变革切入,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三维内容生成的技术演进路径。他指出,传统基于几何计算的三维建模正逐渐被扩散模型、大语言模型等新一代AI技术所重构。伍教授以其课题组研发的实时动态三维建模系统为例,展示了相关技术在数字孪生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报告最后,他还简要介绍了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办学经验与人才培养模式。
王彩老师的报告聚焦创伤修复材料的研究前沿,深入剖析了当前止血修复材料存在的三大局限:止血效率不足、抗菌性能缺失以及对慢性创面适应性差。针对上述挑战,其研究团队以天然多糖为基体,创新引入纳米银离子与光动力协同抗菌体系,成功开发出兼具快速凝血、广谱抗菌与智能促愈功能的多功能水凝胶。动物实验表明,该材料可显著缩短烧伤创面愈合周期。王彩老师现场展示了材料在模拟伤口环境中的动态修复过程,引发了在座师生的广泛兴趣与热烈讨论。
据悉,“揽月学术沙龙”理科组将持续聚焦科技前沿,后续计划邀请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进一步推动学校交叉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