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 |
湖科毕业生如何就业? |
|
记者 王奇峰 特约记者 刘畅 |


临近毕业季,公开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65万,创历史新高,再加上中职毕业生,今年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多万。舆论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仍处于艰难的调整周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那么,我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心态怎样?记者就此走进湖北科技学院……
1 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
今年2月,人社部发布的报告称,今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从1999年时的85万人,飙升到今年的765万人。数据显示,湖北科技学院的毕业生人数也是逐年递增:2013年3782人,2014年3937人,2015年4401人,2016年则为5125人,创历史新高。
时下已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期,不少大四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但也有部分学生并不着急。湖科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金延安介绍,如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就业心态呈现出多元化趋
据了解,在待业的群体中,有一部分毕业生在考研失败后计划“再战”,或是等待机会,试图考进机关事业单位;也有部分毕业生并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在家陪父母,甘当“啃老族”,继而成为“慢就业族”;甚至有些毕业生前脚跨出校门,后脚迈入“围城”,成为“毕婚族”,有的索性“生完孩子再就业”。
今年3月31日,“百企万岗”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走进湖北科技学院,当天吸引该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求职人员3300余名,达成就业意向3637人次。
当天,在汉川市妇幼保健院的招聘台前,2016届临床医学(全科)毕业生李彩霞投上简历后,经过简单的交流,很快便和招聘负责人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李彩霞说,自己是汉川人,希望能回到家乡就业。她表示,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而在“家门口就业”,既可以让父母放心,日子也可以过得更安逸。
据了解,像李彩霞这样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在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上升,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在逐渐转向。采访中,一些毕业生就表示,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他们更愿意扎根基层,在“小地方”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2 眼高手低难找好工作
湖科招生就业处将毕业生离校时未就业学生按不同情况进行统计,细分为8类:求职中、签约中、拟参加公招考试、拟创业、拟应征入伍、拟升学、拟出国出境和暂不就业。
提到大学毕业生“失业”,往往会认为是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致。但现实中也有部分毕业生“自愿性失业”,即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湖科招生就业处负责人认为,这类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是用工单位提供的岗位和毕业生的期望值有所差距。对毕业生来说,有些是为了实现预期利益最大化而作出的理性选择,也不排除眼高手低、心高气傲的可能。
在即将毕业的小冯看来,工作收入要高,更重要的是要体面。“我去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很多岗位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有一些要下车间。我辛辛苦苦念完大学,总不能去干体力活吧,爸妈面子上也挂不住啊。”小冯这样对记者说。
“武汉市洪山区卫计委先后两次来校招社区医生,年薪7万,但很少有学生愿意去。”采访中,金延安透露,很多医科毕业的学生都想奔着大医院去,或是回到生源地就业,但最终能进入大医院实习并留下来的毕竟是少数。
3 就业不难择业难
从多场招聘会的情况来看,记者发现大量企业已经开始着眼于优秀毕业生的人力资源,力求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可用之才。然而,虽然就业环境尚可,一些企业提供的岗位待遇也较优厚,但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清醒的认识。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魏新平认为,对高校毕业生而言,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份大家所谓的“好工作”。“大学生就业不难,难的是择业。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对自身又缺乏准确的定位,如果不愿去小微企业,势必造成‘就业难’。”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的不接轨,以及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咸宁智联招聘专家认为,“眼高手低”这一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实际表现正是“就业不难择业难”的困境。社会提供的岗位很多,但满足毕业生期望的并不多。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缺乏工作经验的他们无法争取到想要的岗位。
与多数毕业生求职要求高、找不到心仪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企业出现“用工荒”,一线生产工人用工缺口较大。我市工业园区某企业招工负责人介绍说:“一线生产工人因为要进行机械化操作,不少年轻人觉得枯燥,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辞职了,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听要在工厂工作就望而却步。”
4 用行动“做”出好简历
有些毕业生毕业半年甚至一年还在待业,也有一些毕业生未毕业就已顺利就业。
湖科经管学院毕业生李丽(音)今年2月底就被武汉喜马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录用,担任营销经理助理。她从大一寒假就开始寻求实习机会。大学期间,她先后在中百、武商等八家企业勤工俭学,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校期间,她还积极参加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均取得较好成绩。2015年下半年,她进入武汉喜马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不到两个月就被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预订”,并约定签约即付薪。
在金延安看来,一份好的简历不是靠写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出来的。“学校鼓励大学生进校就对自己有一个好的规划,并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这样在毕业时就不愁写不出漂亮的简历,也往往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金延安表示。
湖科招生就业处处长祝敏鸿介绍:“简历从大一‘写’起——就业创业的信心来自平时打下的基本功。基本功是评估能力的主要依据。招聘单位在择优录人时,考察的是一个毕业生大学期间的知识和能力积累。如果平时不能有效积累,关键时候的表现就不可能尽如人意。只有基础打牢固了,才能做到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