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桂香满溢咸宁;揽月湖畔,共襄医学教育盛事。9月19日至21日,“2025年湖北省标准化病人学术交流会暨SP师资班”在我校举行。本次盛会以“开拓 创新 交流 进步”为主题,融合学术研讨、案例竞技、师资培训三大核心板块,同期成立湖北省SP教学中心工作组,并揭晓湖北省首届优秀SP教学案例大赛奖项。为期两天的议程设计兼顾“学术高度、实践深度、培训精度”,吸引我省医学院校、医院的SP工作者、医学教育管理者及临床教师近百人参与。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岱致欢迎辞。他回顾了我校医学教育60年发展历程,强调SP教学在医学教育从“传统理论导向”向“实践人文并重”转型中的核心价值。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标准化病人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陈国丽和大会主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鲁志兵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党工委书记高卉教授主持。

开幕式最后环节是湖北省SP教学中心工作组成立仪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雷红宣读《湖北省SP教学中心工作组成立公告》。该工作组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鲁志兵教授(SP工委会副主委)担任中心主任,雷红副教授(SP工委会常委)担任副主任,全省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的SP教学骨干为成员。该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湖北省SP教育告别“分散探索”阶段,迈入“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标准统一”的新阶段,成为我省医学模拟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开幕式后,学术报告环节聚焦SP教学核心难点与前沿趋势,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带来4场高水平分享。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楚婷教授,以《SP方法论融入护理医学人文教学研究与应用》为题,探讨如何通过SP教学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蕾,分享《SP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儿科诊疗特点解析SP案例设计技巧;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务部副主任林旻洁,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标准化病人(SP)方法论的探索与应用》,展望AI与SP教学融合的未来方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雷红主任,以《基于SP的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为题,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SP教案开发指南。

作为本次盛会的“实践展示窗口”,湖北省首届优秀SP教学案例评选大赛自7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全省医学院校、医院提交的有效案例14份。经专家评审,6个案例入围9月20日下午的现场展示(其余8个案例通过视频展播),大赛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学办公室副主任杨杪主持,陈国丽、林旻洁、楚婷、雷红、彭圣威等5位专家担任评委,并抽取观众评委参与评分,确保评审公平性。其中,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赵辛元老师的《“甜蜜的陷阱”:当DKA披上腹痛的外衣》获得特等奖;黄冈市中心医院《“心”门争夺战——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评估与紧急决策》和襄阳市中心医院《生死时速——阵发性室速电复律的急诊决策》获得一等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腹痛风云,命悬“疑”线》、长江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社区有医,慢慢疗——社区全科慢病医患沟通》获得二等奖,其余通过视频展播的8份案例获得三等奖。

为解决当前SP教学中“师资能力不足”的痛点,9月21日上午会议特别设置4场专题师资培训工作坊。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科技学院、襄阳市中心医院等单位的SP教学专家,分别围绕妇产科教学、临床诊断思维训练、SP表演一致性以及呼吸与危重症教学等主题,采用“理论讲解+案例演示+分组实操”的模式开展系统培训。参会教师通过高强度、实战化的训练,有效提升SP案例设计、模拟问诊和教学评估等多维能力。在培训结业仪式上大会副主席雷红作了总结性发言,大会副主席彭圣威为完成培训的学员颁发证书。实现了“学用结合、即学即练”的培训目标。

本次盛会举办非常成功,不仅为湖北省SP教学工作者搭建了“学习前沿理论、分享实践经验”的平台,更通过省级SP教学中心的成立、优秀案例的评选与展示,为全省SP教学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