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由共青团咸宁学院委员会主办,社联行知学社承办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暑期举行。来自于不同院系的十名同学成立了咸宁学院赴双丘村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难忘的暑期“三下乡”之旅。
长期以来赤壁市双丘村村委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大力倡导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政策的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集体主义生态循环经济,打造双丘特色,成为新农村建设典范。由此它成为我校下乡学习的对象。
7月9日,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阮院长刘之扬的带领下,队员们到达双丘村。一进村子就被宽敞的马路,整洁的街道所吸引,多次被评为咸宁市红旗村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怀着好奇和景仰的心,队员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
这五天大家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三农调研,支教,文艺活动。根据具体情况队长将队员们分成两组: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入户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双丘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另一个小组在双丘村小学给小朋友们支教。最后一天晚上在村委的帮助下召集了所有村民,在农民广场举行了双丘村第一场学生与村民互动的晚会。
这次的三农调研活动主要采取的是入户走访,与村委座谈的形式。顶着烈日,队员们每天都会出去走访包括村委,企业,很累但很有收获,双丘村村民的纯朴和热情把队员们的苦和累都给融化了。乡亲们介绍了双丘村的发展史,并高度赞扬了他们的村支书罗太平,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双丘村得以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发展成为咸宁模范新农村,村民都过着殷实,幸福的生活。罗书记的事迹让队员们明白: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或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对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重大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双丘村小学,队员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课上同学们认真学习,课后队员们和小朋友做学习生活的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在15号结束了,亲密交流,新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更注重人性关怀,多数同学能熟练使用电脑并接受网上教学,素质教育得到完善贯彻,亲身实践让很多队员明白了现代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文艺活动是队员们和村民互动沟通的最好方式,也是本次下乡的重点活动内容之一,但考虑到队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活动的第四天晚上集中精力搞了一场晚会,也算是对这次活动的一个总结。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充实了同学们的暑期生活,更让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了新农村的现实情况。同时,“三下乡”还让同学们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要想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就绝不能只埋头于书本之中,必须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开拓视野,认识社会,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学会正确地做人做事,学会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