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7月1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协主席樊明武,湖北省科协秘书长冯芊,咸宁市市长任振鹤,咸宁市科技副市长彭辉银以及相关省、市科协专家等来我校考察了学科专业建设和产学研建设情况,并初步商议了合作开发核技术产业事宜。党委书记李友清、院长夏再兴全程陪同,并分别在汇报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参加陪同的还有我校党委副书记赵学群,副院长吴基良、钟儒刚和白育庭。

前一为樊明武院士
当天下午5时左右,樊明武院士一行抵达我校并冒雨参观了新校区,随后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聆听了院长报告。院长夏再兴关于学校产学研建设发展的报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我校的基本情况;2.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科专业建设与产学研的发展思路;3.全力服务咸宁核技术产业,把学校建设成服务于核产业和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基地。夏再兴在报告中还提出如下诚恳建议:1.聘请樊明武院士担任我校“名誉院长”;2. 聘请樊明武院士为我校院士;3.在我校设立“核动力应用技术学院”;3.请樊明武院士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咸宁分院”设立在我校;5.我校愿积极参与“辐照电子加速器”的开发工作,并希望其落户咸宁学院科技产业园。
党委书记李友清在汇报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我校愿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咸宁市核产业战略发展规划与研究合同书》的签订标志着咸宁市核产业发展进入了规划阶段。樊明武院士受聘为咸宁市核产业高级顾问,这标志着其科研团队已经入驻咸宁,这是咸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喜事,也是咸宁市高等教育的喜事,更是我校发展的重大契机。我校应积极主动参与这项工作,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地方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
樊明武院士说,咸宁学院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其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结合得非常紧密。他希望我校充分挖掘潜在力量,发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还表示对此次合作充满希望,并针对相关具体事宜发表了重要意见。
省科协冯芊秘书长在会上强调了“一个中心,多个平台,共建共享”的原则,并欢迎我校积极加入到核产业开发工作的行列中来。
任振鹤同志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校的发展,并将为我校参与核产业开发工作提供必要扶持。

附:樊明武院士简介
樊明武,1943年生,湖北沙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机制造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回旋加速器的研究。多次应邀工作于美、英、法等国著名研究所,从事粒子加速器和电物理设备有关技术研究。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1年初调入华中科技大学任校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链接 咸宁日报:《我市核产业进入推进阶段》
15日上午,市政府与省科协正式签订《咸宁市核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编制与研究合同书。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樊明武、市委书记黄楚平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市长任振鹤主持。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立山和省科协秘书长冯芊分别在合同书上签字。市领导佘家驹、龙良文、彭辉银等出席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上,樊明武院士希望咸宁发挥科学技术的潜在力量,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把核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黄楚平说,市政府与省科协正式签订《咸宁市核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编制与研究合同书,省科协组织专家正在编制研究我市核产业战略发展规划,这代表着我市核产业发展从策划阶段进入了实质性的推进阶段。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当前发展核产业的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认真谋划,抓好落实,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规划超前。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推动核技术产业发展。要依靠高技术人才,合理规划布局,把核产业发展与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目标结合起来。二是要工作超前。要一边做好各项工作,一边进行合理规划,各部门要抓紧考察,选准突破口,集中力量抓好核技术产业发展。三是要服务超前。发展核产业在咸宁来说是全新的开放性的工作,要落实专人做好准备工作,为专家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要工作围绕规划做,服务围绕专家转,一切围绕大局服务。
任振鹤说,樊明武院士为咸宁核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部门要为核产业发展做好相关的工作,全面提供相关的情况介绍,做好服务,以此推动核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6日,樊明武院士率编制规划的专家,深入红牛、长江工业园、凤凰工业园、黄畈工业园、华特电缆等企业和我市两所高校,进行产业经济调研和数据采集。
17日上午,专家组与市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规划编制设想交换了意见。目前,规划编制正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