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2025届毕业论文答辩在1号教学楼隆重举行,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凡代表学院向三位基层中学优秀教师颁发了聘书。此次答辩不仅是对毕业生学术成果的全面检验,更是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基础教育合作的重要实践,吸引了师生广泛关注。
一线名师助力,注入实践视角
本次答辩首次邀请三位基础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参与指导,为人才培养增添了实践维度的创新活力。咸宁市温泉中学高级教师杨征、青龙山高中高级教师包伟,以及横沟高中与第三中学高级教师车永安,凭借多年美术教学经验,从课堂实践、课程设计到教学评价等环节,为学生的论文提供了针对性建议。学院党委书记王凡在致辞中表示:“邀请一线教师参与答辩,是学院推动‘理论实践双融通’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通过专家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学术研究与教学应用的有机融合。”
答辩现场:展学术风采,显专业素养
近90名毕业生分为四组,依次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们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模型及案例分析,生动阐释了论文选题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答辩环节中,评审教师围绕研究逻辑、方法论严谨性及教学实践可行性等展开提问,同学们沉着应答,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灵活的思辨能力。
双重视角点评,深化论文价值
外聘专家从一线教学经验出发,重点就论文中的课程设计、学生评价体系等提出优化建议。例如,杨征老师强调“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化表达”,包伟老师则建议“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课堂”。学院专业教师则从学术规范、文献引用及研究深度等角度进行细致指导,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助力学生进一步完善论文。
探索多元评价,共绘育人蓝图
本次答辩是学院创新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成功实践。通过引入一线教师参与指导,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艺术与设计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校际合作,为美术教育领域输送更多兼具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