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5日,湖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先后走进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咸宁市第一高级中学,为1200余名师生打造了一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生命科学盛宴。


“创意+实操”双轮驱动,课堂秒变“生命实验室”
9月1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崇尚科学教育第一课”现场,标本陈列馆团队把“创意作品展”搬进校园:可拆解的心脏模型、会跳动的“血液循环演示仪”一亮相,便让八年级学生瞬间沸腾。“原来心房、心室就像两间‘接力泵’!”学生李可欣边观察边记录。
9月5日,咸宁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开学第一课同样“高能”。标本陈列馆团队把“应急救护”搬进操场:模拟人教具一字排开,学生轮番上阵体验心肺复苏。“01、02、03……按压深度5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的口令声此起彼伏,短短20分钟,200余名学生通过“黄金4分钟”实操考核。随后,志愿者借3D人体模型、细胞AR卡,层层解密“人体九大系统如何协同作战”,把抽象知识讲成“运输兵”“信号员”的故事,掌声笑声贯穿全场。




馆长“出圈”获聘科学传播大使,馆校合作再升级
9月5日启动仪式上,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颁发“科学传播大使”聘书,湖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馆长廖文莉成为12位大使中唯一来自高校标本馆的负责人。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石玉华寄语:“要以‘全域协同’科普格局,让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荣誉不是终点,而是馆校合作的全新起点。”廖文莉表示,下一步陈列馆将启动“生命科学百校行”计划:组建“流动微型博物馆”,把标本、课程、师资打包送进咸宁及周边县市中小学,年内先试点10所学校,再逐步滚动推广,力争三年覆盖咸宁市所有学校、惠及2万名学生,持续为咸宁科普高质量发展注入“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