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一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还成为品牌的人

作者:曹祥海  审稿:  摄影 :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点击数:

    他带着三个人建立起拥有30名教师、7个教学科研机构、8个教学实验室的独立教学系,他带领着同事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专业建成了省级品牌专业——他就是生物医学工程系前系主任余大昆教授。
    余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84年调到咸宁医学院物理教研室任教师。1989年他在华中科技大做访问学者时感触到:只注重培养学生临床和药理理论知识、不教授其工程学理论和方法,就容易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较单一、难以解决许多应用性问题。于是他萌发了建立生物医学工程系愿望。
    经过深思熟虑,1993年的一天他将一份申报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报告送到校领导手上,并在次日就堵在了领导办公室门口。见到领导他冲口就问:“研究了没有?”领导说:“估计没指望,省里只批医学相关专业。”“这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辩论起来。领导经不起他“拗劲”,终于研究同意申报。
    1993年6月,专业申报送到省厅,没有得到批准。他没有灰心,缠着领导带他到省厅去问明情况。时间久了,省厅的领导都认识咸宁有个“余拗劲”。“拗劲”一来只要有时间,他就自己一个人掏钱乘车到省厅去争取,省厅领导没时间,他就坐台阶上等。省领导终于被他的执著精神感动,专门组织了专家组到学校论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论证,咸宁学院一个全新的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终于诞生。中南地区该专业仅有咸宁学院一家。中科院杨淑子院士还曾为该专业题词:面向21世纪,发展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努力将我国医学教育提高到一个高的水平。
    新专业成立了,生源是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没有学生,专业也就名存实亡。当时人们对该专业不了解,以为它就是教学生维修医疗器械。他于是印刷了1万份宣传资料,往肩上一背,和其他老师分头到省内以及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宣传。一次,他去阳新一所高中宣传,走在半路突下倾盆大雨,他急忙脱下外衣包上宣传资料抱在胸前,一路跑到了学校。门卫看到一个满身泥水、瑟瑟发抖的陌生人跑来,连忙把他挡在门外。费尽周折,该系终于招到为数不多的第一批学生。
    有了学生,余老师就像初当爸爸一样高兴。他不仅当系主任,还当起辅导员,早晨5点半出门,晚上11点回家睡觉。学生的学习、生活、饮食习惯都是他关心的问题。提起余老师,该系校友襄樊中心医院设备处长罗宏动情地说:“每次回家,余老师都送我到车站。”这一传统,至今还在延续,学生外出实习,系老师们必先打头站,摸情况,再跟车护送。
    他深知,加强沟通是发展的前提,是敲开发展大门的金钥匙。如何沟通?做广告没有经费,也有多种嫌疑。他就采取原始的方法——写信。1000封手写的信饱含着师生真情,纷纷扬扬飞向全国各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报考该专业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招生人数。老师们自豪地说:“万份宣传资料、千封信敲开了生物医学工程系发展的大门!”
    2005年底,他被检查出肝癌,在医院做了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刚刚16天就要求出院上班。他说:“身体就这样,工作不能这样!”回到家中,全家人神色沉重。原来在出院的头天晚上,他母亲刚离开人世。伤心欲绝、心力交瘁下,他在家里呆了四天,第五天他斩钉截铁地说:“送我上班去。”老伴吃了一惊。她太了解老余了,从来说一不二,要去工作九牛也拉不回。老伴没有办法,只好用自己瘦弱的身体,默默地扶着他去办公室。老师们劝他回家休息没有用,领导纷纷过来严厉“批评”也没有用,他总是那句话“身体就这样了,工作不能这样。”
    生物医学工程系办学历史较短,申报省级品牌专业有一定难度。品牌专业首先要有过硬的教学质量。质量的源泉必须是老师有一桶水,才能不断地舀给学生一瓢水。他身先士卒,把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整理,广泛收集前沿科研信息,潜心研究,一项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面世,其中《医学工程型人才培养研究》、《医学院校特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医学物理学》成为全国同类专业的订购教材。其他老师也不甘落后,在全国各类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被SCI和EI分别收录17和12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项,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两年时间万事俱备,他高高兴兴地呈交了申报省级品牌专业的报告。报告很快批复下来“不同意”。他的“拗劲”又来了,三天两头地往省里跑,校领导也多次帮他到省里争取,仍然如故。他多次请名校专家来学校进行“会诊”,苦苦思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理清头绪后,他觉得可能是年轻老师多,学科带头人不足而造成的。他想,如果把国家津贴获得者、年轻的教授邹卫东博士请来当系主任,后备力量雄厚,目标不就能过实现吗?
    “学校领导,我因年龄大,身体不好,敬请批准我辞去生物工程系主任职务,一定当好一名合格的教师。”
    领导为难了。校党委书记李友清说:“这么好的同志,学校正是评建的关键时期辞职,能批准吗?可是不批准,又怎忍心让一个癌症患者过度劳累?”
    老师们也不解了:“余教授是把系当着家、当着自己的孩子的,怎么现在撒手不管了呢?”
    8月9日,他成功辞去了系主任职务,并立即建议新任主任邹卫东博士重新申报省级品牌专业。最终,省级品牌专业花落生物医学工程系!
    余老师的辞职让老伴高兴不已,心想:终于可以轻松点。9月17日他在同济医院做完了肝脏介入栓塞手术。医生一再警告:24小时不能下床,否则就有大出血的危险!可是24小时一到,他就叫老伴搀扶他适应性地走了个把小时,然后把老伴手一甩说:“我要到华中科技大落实学位办班论文答辩和学产研的事”。老伴摇摇头,望着余老师蹒跚趔趄远去的背影,泪流满面……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湖北科技学院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邮编:437100  24小时值班电话:0715-8270912  招生电话:0715-8338003
传真:0715-8260538  网站设计:信息中心 鄂ICP备1200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