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你看,绿了芭蕉,红了樱桃
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
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为乡村振兴蓄力远航
课堂回顾
课程伊始,陈鹏博士就提出了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什么是贫困?”同学们各抒己见,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对此,陈博士通过国内外学术史的梳理,让大家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了“贫困”的定义、衡量标准,以及“什么是贫困线?”结合新冠疫情的影响分析,联合国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或将再有2.07亿人陷入极端贫困(每天生活费不足1.90美元),从而使极端贫困总人数突破10亿。然而,按照现行标准,中国的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现在的0,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脱贫梦想,也为世界脱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刻体现。
中国反贫困历史是怎样的?陈鹏博士指出,“消除贫困”这个概念始自二战后,但在很长时间里,中国是没有“脱贫”概念的,直到改革开放后, “扶助贫困”也成为中国政府工作一部分。随后,陈博士以历史为脉络,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反贫困事业经历的五个阶段及其特征。体现了我国扶贫策略从救济式扶贫——区域性扶贫——精准扶贫的转变,实现了从“面—线—点”不断精准识别的历程,将区域性开发与每家每户脱贫有机结合,使扶贫开发不落一人,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脱贫攻坚工作,我们湖科人做了什么?李旺珍副教授从国家层面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的缘由、要求、方法以及保障措施,为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从微观层面总结了湖科扶贫的主要措施,即打造了扶贫的“红”“绿”品牌。通过派专家学者驻村定点帮扶、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与构建旅游加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崇阳县畈上村可持续发展。李教授还分享了疫情之下,马院教师不辞辛劳调研咸宁市南三县的扶贫经验:其一、完善基础设施,“筑巢引凤”;其二、引进产业,“产业扶贫”;其三、掌握关键少数人才,开阔村干部的思路,激发企业家乡情;其四、积极争取和利用好国家的支持政策,为指导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0年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之后是否意味着贫困的终结?李教授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指出,2020年脱贫攻坚战结束后,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消除,并不意味贫困问题的消失,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贫困依然以新的形式和表现存在。大家要深刻认识和领会党中央政策,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本领,积极参与和融入时代潮流,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李教授并勉励同学们将自己的梦想扎根在中国大地,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行,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师生互动
课堂反馈
什么是贫困?在我看来贫困就是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说到生活需求,让我想到了袁隆平爷爷,袁爷爷帮助世界20%左右的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在课堂中,我们了解到世界其他贫困国家的现状,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何为贫困!吃不饱饭,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上不了学,我庆幸我生在中国。我以为我离精准扶贫很远,但是如今才知道我们学校也在进行精准扶贫,并且帮助了通城,通山,崇阳等许多地方,有同学下乡送医送药,有领导视察送物送关心。这些让我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自己也能为此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20级基础杨涛
在这堂关于反贫困的课上,我聆听了两位主讲老师的精彩讲解,对新中国反贫困历史感到震撼,对精准扶贫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对湖科精准扶贫的故事感到敬佩。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湖科精准扶贫故事。首先详细介绍了中国脱贫的发展战略,然后具体到湖科行动。我们学校从六个方面采取了行动,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和企业都在扶贫活动中尽心尽力。最后,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掌握学习专业知识,参与融入时代潮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为青年。——19药学胡丽丽
今天晚上的《温情中国》——“千年梦想 百年征程”令我感受颇多。李旺珍和陈鹏两位老师对贫困和战胜贫困做出了详细解释。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仍然有很多农村的学生在遭受贫困,生活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我认为青年学生在贫困中发挥的作用不可缺少。无论是被资助的学生还是不需要被资助的学生,都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19经济一班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