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论坛

【温情中国】第五季第8讲: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展望未来

作者:  审稿:  摄影 :  来源:马院  编辑:xcbyyj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本次课程深入挖掘咸宁本土红色资源,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情景剧表演、合唱、朗诵等形式,讲好、讲活本土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引导同学们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自觉成为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01课堂回顾

“你是黑夜的明灯,你怒吼着号召奴隶们斗争;你用自己的心血,写着为民族解放自由而战!……”在合唱队同学们的歌声中,吴慧芳老师带着同学们走进了有着“红色教授”之称的钱亦石先生的世界。钱亦石,1889年12月21日出生在咸宁县(现咸安区)马桥镇钱家庄一个书香人家,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任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委员及中共党团书记。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在上海任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党团书记,著书立说宣传马克思主义。“八一三”事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队长。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钱亦石先生于1938年1月29日在上海不幸病逝,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联名送“哲人其萎”挽联。接着,罗晶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巾帼女杰”钱瑛的传奇人生。钱瑛,湖北咸宁县马桥镇肖桥村力稼庄人,1903年5月14日出生于潜江。在20岁那年,自幼性格刚烈的钱瑛冲破封建婚姻观念的束缚,说服母亲报考了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24岁,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钱瑛由一名反抗包办婚姻的叛逆者,成长为一名自觉的革命者。1929年钱瑛赴苏联留学,回国后参加洪湖根据地的武装斗争。1933年钱瑛因叛徒出卖被捕,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后获释出狱,历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代理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部部长等职,成为周恩来领导隐蔽斗争的主要助手。全面内战爆发后,钱瑛奉周恩来之命秘密潜伏到上海,发动和领导“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成功开辟了被毛泽东称为“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的第二条战线。

新中国成立后,钱瑛历任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内务部部长、中央监委副书记等职,严肃查纠了党内各种违法乱纪问题。她是新中国纪检监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党内尊称“钱大姐”,群众誉为“女包公”,刘少奇评价她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好同志”,周恩来赞扬她“铁面无私”,邓小平肯定她“大公无私,能坚持原则”。

然后,吴慧芳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何功伟烈士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何功伟,1915年11月21日出生于咸宁柏墩乡中田畈村。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受命回乡组建鄂南特委,并任特委书记,开辟鄂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赴恩施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1941年1月20日,他不幸被捕。在狱中大半年的时间里,面对严刑逼供、威逼利诱,何功伟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狱中,何功伟给家人写下了三封诀别信。通过周云麒同学对三封诀别信声情并茂的朗诵,我们感受到了何功伟烈士作为一个普通人难以割舍的亲情和爱情,更感受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大爱。1941年11月17日,在恩施方家坝后山五道涧刑场,何功伟高唱《国际歌》,义无反顾地走过一百多级台阶,慷慨赴死,伟大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6岁。

最后,通过朗诵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先生所写的《青春》和当代中国青年许下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做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

02课堂反馈

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杨欣茹

在《温情中国》的最后一堂课上,我了解了咸宁的三位英雄人物,他们是“红色教授”钱亦石、“巾帼女杰”钱瑛、“青年楷模”何功伟。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他们为党和人民利益无私奉献,奋斗终生的光辉事迹。他们勇敢、坚强、智慧,他们用自己的肩膀,在民族危亡时刻与父辈们一起扛起了沉重的责任。我不禁反思,新时代我们要成为一个怎样的青年?百年前,前辈们用热血和奋斗写下最好的回答。百年过后,新时代的答卷,我们该如何书写?我想应该是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牢记初心使命,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计科院20大数据 黄沁逸

这是《温情中国》第五季的最后一节课,也是在整个季度的课程中我最喜欢的一节课。本节课是由吴慧芳和罗晶两位老师带领我们了解钱亦石、钱瑛、何功伟三位革命家的感人事迹。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了钱亦石是党早期的著名教育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董必武称为“红色教育家”;钱瑛是电影《洪湖赤卫队》女主角韩英的原型之一,新中国第一任监察部长,被誉为党内“女包公”;何功伟给家人留下三封诀别信,放弃100多次求生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放弃一切,舍身赴死。

在这节课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情景剧《钱瑛回乡》。通过同学们的演绎,我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党员意识和崇高的党性修养。通过同学们的演绎既反映了钱瑛的正风肃纪,清正廉洁上“无情”的一面,又展现了钱瑛在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百姓疾苦上“有情”的一面。

健康医学院20护本班苏杨

本周的这节课,老师立足于咸宁本地的文化讲述了咸宁三位英雄人物的故事,分别是“红色教授”钱亦石,“女包公”钱瑛,“青年楷模”何功伟。这三位英雄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女包公钱瑛,1928年7月党组织派钱瑛到上海全国总工会秘书处工作,这期间她和全国总工会秘书长谭寿林同志相识、相爱,结为革命伴侣。新婚未满三个月,钱瑛接到中央组织部的通知,要她赴苏联学习,为了革命的需要她没有丝毫的犹豫,谭寿林也坚决支持她去。1931年春,钱瑛由苏联回国,党组织决定派她和谭寿林到洪湖苏区去工作,正待出发,党在上海的工会组织遭到破坏,谭寿林出于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主动请求留下来处理善后工作,他让钱瑛先去洪湖,并约好,事毕即刻赶赴洪湖。不料,钱瑛走后不几天,谭寿林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后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在老师对每位英雄深情并茂的讲述过程中,都穿插了一些由同学们表演的节目,使课堂更有看点,更具活力,营造出了浓浓的氛围感,也让我感受到了老师们为课堂精心的准备和付出。最后在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我领悟到,我们要始终学习先辈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学习他们对于理想信念的始终不渝。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湖北科技学院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邮编:437100  24小时值班电话:0715-8270912  招生电话:0715-8338003
传真:0715-8260538  网站设计:信息中心 鄂ICP备1200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