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论坛

【温情中国】第八季第3讲:聆听中国式现代化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审稿:  摄影 :  来源:马院  编辑:yyj   点击数:

乡村振兴

2023年11月14日晚七点,《温情中国》第八季第3讲再次和大家见面,主讲人陈鹏老师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从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演进、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向以及鄂南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三个方面,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跨越历史长空,向我们娓娓道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实践。

PART.01

课堂回顾

回望昨日,喜看今朝,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如同生生不息的音符。陈鹏老师以设问的形式进行互动,通过什么是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现代化中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城乡关系、我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四个问题,明确指出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大致起步于18世纪,扩散于19世纪,流行于20世纪和21世纪,并强调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百年党史熠熠生辉,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体现在党的全部历史之中。陈鹏老师指出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依次分为四个部分:1921-1949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78-2012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2012年迈入新时代。摘穷帽、奔小康、克疫情……党的二十大以來,从脱贫攻坚“不漏一户”到全面小康“不落一人”,从疫情防控阻击中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到防汛救灾中的“全力以赴不胜不休”,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爬过了一道道沟沟坎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的企稳回升。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向部分,陈鹏老师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为出发点,详细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陈鹏老师重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结合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讲述我国的农村改革与发展。

鄂南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部分,陈鹏老师立足咸宁地理优势和资源特点,向大家介绍咸宁作为鄂南地区在乡村振兴中的显著成果,咸宁作为香城,大力发展桂花相关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融合。同时,他表示咸宁红色历史文化深厚,如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及纪念馆,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当地根据革命历史文化优势,开展咸宁市红色旅游,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证。课程最后,陈鹏老师肯定青年学子的积极作用,呼吁我校青年学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有舍我其谁、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奋勇争先,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尽全力,成就精彩无悔人生。

PART.02

课堂反馈

陈鹏老师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与鄂南景象为我们进行了讲解。在本堂课,我学习到现代化有三个层面的含义。我们要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充分理解什么是现代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城乡关系的历史变化。再回到我们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在党的全部历史当中,主要分为四个时期。我们国家目前现代化还存在城乡关系难题和三农问题等。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为推进城乡关系的发展做出重大努力。2002年党的十六大,城乡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机。进一步为我们讲到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分“三步走”。我们作为青年,要学思践悟,把理论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中国声音的传播者、践行者。紧接着,陈鹏老师为我们讲解鄂南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原来我们鄂南有这么多丰富的资源,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该扎根土地,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青年作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毛义宇

在这节课堂上,陈鹏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鄂南景象,从历史演进到现实图景,让我深切感受到现代化对乡村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关键话题,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需要打破固有观念,结合科技和创新思维,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现代化不仅仅是城市的进步,也需要将乡村纳入其中。我们需要创新的思维来推动乡村振兴,通过投资、科技、教育等手段,提高乡村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我们也要传承乡村文化,保护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让每一个乡村都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亮点。

——基础医学院 周裕杰

通过老师本次的授课,我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是不一样的。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为民奋进、拼搏的态度,坚定青春信念,展现青春作为。

——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鲍彦名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乡村振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地区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土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的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施策、注重人才培养、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推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幸福感提升。

——音乐学院 李阳羊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湖北科技学院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邮编:437100  24小时值班电话:0715-8270912  招生电话:0715-8338003
传真:0715-8260538  网站设计:信息中心 鄂ICP备1200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