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深化学院创新创业教育,3月11日晚,临床医学院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院级初赛在医药楼三栋220录播室举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彭圣威出席比赛,特邀医学部医教协同办主任林莉博士参与评选。
作为全国大学生A类创新创业赛事的分支,挑战杯设置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大赛道,共收到全院学生投稿51个项目,吸引近300名学子参与,经前期初筛,9个优秀项目晋级现场答辩环节,最终角逐出3个赛道优胜者晋级校赛。
“创新是医学未来的核心基因”彭圣威在致辞中强调:“新时代医学生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坚守严谨治学,更需打破思维桎梏,培育创新基因。”彭院长从三方面提出要求:思维破局:发现真问题,将专业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实践赋能:提高真本领,通过各项赛事赛事提升综合素养;制度保障:落实新举措,学院已构建“双创导师+专项基金”支持体系,全力护航学生创新实践。
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赛道,学生聚焦医学前沿交叉领域,既有团队探索人工智能与人体标志物关联性,构建疾病预测新模型;也有项目深耕慢性病治疗,针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展开机制研究,展现基础科研向临床转化的潜力。在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赛道,立足社会痛点,既有团队以水域生态保护为切口设计治理方案,践行“绿水青山”理念;也有项目守护“医”方安宁、艾滋病防治宣教、大学生生命教育等领域,通过数万份调研数据揭示社会问题,提出医学人文解决方案。在科技发明制作赛道,紧扣“健康中国”需求,作品涵盖高校生活服务优化、中医治“未”病技术革新、麻醉试剂调配装置研发等方向,体现医工融合特色。
本次赛事不仅是创新成果的竞技场,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医学生们用智慧与担当证明:当创新激情与医学使命相遇,便能点燃守护生命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