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
本期《温情中国》——赓续长征精神,走好时代长征路由陈明吾副院长结合自己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体会为我们讲述了一代人的长征。陈院长的解读从四个方面展开——“红军为什么长征?”“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从四渡赤水到翻越雪山”“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向何处去?”为我们解读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和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通过讲解这段经过漫长时间沉淀的历史,启示我们如何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课堂回顾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书写了中华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诗。在陈老师的讲述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将士们跨急流、爬索桥、登雪山、穿草地、突险隘,粉碎了重重敌军围追堵截的一幕幕豪情壮举。红军长征以慷慨悲壮的血战,绝处逢生的转折,感怀温暖的轻易和悲喜传奇的记录将长征这部惊心动魄的壮丽诗篇呈现在我们眼前。
通过讲解,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段历史,我们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创造不可想象的军事奇迹,我们感受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境界,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时代来之不易。
最后,陈老师为我们解读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时,陈老师向我们发出期望,“让我们透过历史的印迹,更好地了解来路,更好地汲取长征精神的力量,在新时代保持更昂扬向前的姿态,以更大的努力,更坚定的信心,更多更好的创造,更坚实的步伐,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课堂互动
为什么长征路线要选择北上?
因为红军要北上抗日,要走在第一线,他们是站在民族大义的一方。共产党是真心实意要保护人民,为人民服务的。
补充一下:同学们,我们有个概念叫八年抗战,其实它是指国民党抗战的时间,事实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是十四年抗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三次历史会议的决议里面重申过的内容。
为什么毛泽东不在最开始的长征名单之内?
毛泽东当时在中共中央的地位有点尴尬。首先,毛泽东在中央有很高的威信。但是,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这部分力量认为毛泽东是农民武装而不是工人武装,毛泽东的革命路线不符合列宁的十月革命的路线,他们对毛泽东的路线是持怀疑态度的。这就致使他们觉得毛泽东通过正确的手段提出的合理化的建议阻碍了他们的决定,反而认为毛泽东只是经验主义者。
为什么长征是这条路,而不是其他的路?
首先,这条路是中央红军走过的路。实际上,在整个长征中,包括红二四方面军在内,他们的路线是更加曲折复杂的。其次,这个路线不是我们能选的,是我们随着时事的战争的需要随时在改变的,是环境造成的。

课堂反馈
电信院20信本张若恺
在听本次《温情中国》课程之前,我从未想过会有一门文科课程可以让我一个理科生如此着迷。我本是在在阴差阳错之下选了《温情中国》这门课程,在上课之前我也一直以为这只是一门我可以不用那么认真对待的课程,没想到,在听完今天晚上的这节课后,我竟完全被吸引住了。因为上课时间安排在晚上,所以在刚开始上课时,我还隐约感受到一点困意,甚至还有过“不听课了干脆睡觉”的心理。没想到我在听课过程中越来越精神:从为陈树湘烈士“断肠”的坚强意志而感动,到之后在通道、黎平、猴场的这些会议上限制李德权力时的大快人心;从遵义会议上毛主席表现出的超群的领导能力,到四渡赤水时露出的军事才能;存在彝海结盟中感受到的中华民族的深厚情谊,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为红军的英勇无畏而折服!这些艰难险阻不禁让我为红军捏一把汗!为了让广大劳动人民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革命先辈们更是毅然决然北上抗日!为了人民,就是要上一线!在后来的爬雪山、过草地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红军之不易,其中以睡姿离开这个世界的同志们让我为之动容……长征似乎离我们已经很远,但又与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重走长征路,更要重感长征意,重铸长征魂!
医学部健康医学院20护理学黄刚
在今天晚上的《温情中国》课程上,陈明吾院长给我们精讲了长征之路,让我们深刻了解到长征路上红军们的历程。陈老师用熟练的授课技巧,易懂的言语让我们身临其境,从江西瑞金出发,介绍了我们所不知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10.18米底座边长,象征1934年10月18日傍晚,中央领导机关在这里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后面又相继详细介绍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夹金山)等重要历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如今盛世离不开革命先锋的前赴后继,也离不开领导人的指引。长征历史虽已成为过去式,但弥留下来的精神仍然是进行时。它就像中国大地上的一串蔚蓝明亮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前行,也因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仍要赓续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医学部健康医学院20护理学杨书婷
重走长征路,走的是不屈不挠,走的是一代革命烈士的血路!在上完今天晚上的课程后,我无法想象那么多的夜晚,红军战士们是怎么熬过来的。面对敌人的穷追猛打,面对粮食弹药的稀缺,面对无数个饥饿难耐的夜晚……正是我们的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心怀感恩,铭记这些革命烈士,用心去守护他们。在今晚的课堂上,令我最为振奋的是陈树湘烈士奉献生命的崇高革命理想,那些视死如归的英雄们,强忍着常人难耐的剧痛诠释着“把一切奉献给革命”的理想与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支撑着长征路上的革命烈士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21世纪的新青年要“有理想,有担当”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永远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显示出我们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陈树湘将军与母亲最后的道别,没有想到是以那种令人痛心的方式,我不能想象一个母亲当时会是怎样的无助与悲痛欲绝,但我深深的痛恨敌人的凶残,战争泯灭了他们的人性,敌人是残忍的,只有革命是崇高的,只有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才能挽救中国革命,救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长征路,是一部振奋人心的革命史,我们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继往开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