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们的生活,不是起床看到山和水,而是看到钢筋水泥土的房子,到处是小汽车,到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高楼大厦中流转的情景。不得不说,这也许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当我们看到了乡村衰落的现实场景时,很多人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正是基于此,我国才开启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计划,让农村焕发新春的活力。本期由陈鹏老师主讲的《温情中国》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从共同富裕的视角为同学们带来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乡村图景。
课堂回顾
“中国的改革是从哪里开始的?”课程之初,陈老师就通过问题引入我国农村改革的渐进式发展脉络,从毛泽东时代的“一化三改”,到邓小平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胡温时代的新农村建设,最后到习近平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我国乡村振兴的来龙去脉。而“如何理解共同富裕?”陈老师通过现场问答的方式,启发同学们对“富裕”与“共同”的理解,指出实施乡村振兴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并简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选取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陈老师从浙江具备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进行了数据展示,阐述了浙江的城乡比例、城乡差距以及改革创新的意识具备示范区的代表性。并指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而当前乡村振兴存在什么样的困境?咸宁乡村振兴现状又是如何?为了解乡村振兴现状,马院教师一行8人曾于2021年7月对我校在崇阳县设立的青山镇“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课堂上,陈老师通过分享数据和案例的方式为同学们展示了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广大乡村干部的努力,也需要各级干部的大力支持和担当作为,更需要一批有思想、有活力、有担当的青年参与。课程结束之时,陈老师借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关于青年的规划勉励同学们:“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最后,刘侣萍院长进行了一个现场调研。较少的同学选择从事体制外和返乡工作。对此,刘院长指出,虽然不是每个同学适合乡村,但是乡村是我们国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承载着乡愁,也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乐土,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乡村振兴,将个人命运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此外,刘院长还用程桔的事迹告诫同学们:“一个人要干出一份事业要赶上一个好时代,一个青年赶上一个好时代,只要想干事,那么国家政策资金都会向你靠拢,助推你的发展。”
课堂互动
农村的改革从哪里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农村革命的起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改革事业的成功。
同学们怎么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首先是“富裕”,这是前提和基础。“富裕”是指全面的富裕,既包括物质上的生活富裕富足,也包括精神上的自信自强,还包括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等;“共同”:第一,不是平均主义,不是杀富济贫;第二,不是同时富裕,而是先富带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第三,共同不是少数人民的,是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课堂反馈
20计科周贝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这节课陈鹏老师讲授的题目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陈老师一开始就讲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来龙去脉,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陈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共同富裕?”,有同学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不为吃穿住行发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同学认为共同富裕是人民都有钱,一切活动才有了物质基础,就像那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有钱是富裕的前提。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观点,同学们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了自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咸宁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个事例,一位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毅然加入推动乡村振兴的计划中,成为了村里的支书。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她有过困难,有过伤心,有过困惑,但随着事情一件件解决,自己的家乡日益变美变好,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她感受到了成就感——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她做到了报效自己的家乡,也做到了为响应国家政策添砖加瓦。这次课程让我们深刻理解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含义,看到了国家和社会为此做出的努力,激励我们像先进人物学习,有朝一日也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0临床医学向念慈-基础医学院
在《温情中国》第五季——共同富裕的课堂上,陈鹏博士为我们描绘出我国乡村振兴之路的前世今生。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人民公社解体,四化同步,乡村振兴再到共同富裕…陈老师以时间为轴,中国发展进程为背景,出台的各项政策为骨架,以视频和精美的PPT为载体,带领同学们观赏当今中国乡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宏图。课堂上,陈老师不仅将思维停留在对我国乡村振兴的讲述上,更是将当代青年未来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事业结合起来,为各位学子指明了一条新的创业发展之路。在乡村振兴这节课上,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我国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更唤起了我对家乡的深情与对家乡未来建设的沉思。
20级张美凤-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
经过本次陈鹏老师的讲解,我有很多感悟:广大农民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我自己也是出身于农村的一名学生,从小到大,我亲眼见到许多农村的变革。党一直心系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通过陈鹏老师的讲解,我更加清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和弱项在农民,最大的优化空间与发展潜力也在农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没有差别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农民共同富裕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实现,要对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充分估计,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通过扶持农民、富裕农民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