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论坛

【温情中国】第九季第8讲:风雨兼程十四载 星火相传满天星

作者:  审稿:  摄影 :  来源:马院  编辑:yyj   点击数:

所念皆星河

星河亦可及

星火支教从最初一个人的小梦想发展到今天的满天星,它所承载的意义和带来的影响日益深远。本季温情中国收官之作由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辅导员卢瑾老师带来的星火支教故事分享。

01

课堂回顾

过了2600公里,捐款捐物超过410000元。目前,星火支教已形成以“乡村夏令营”“直播支教”“顶岗十四年来,星火支教有1969名志愿者已陆续为18532名学生提供了超320000小时的志愿服务,单人行程超支教”为主的3+X模式,从短期支教成长为全年无休的长期支教体系。

在分享中,卢老师重点分享了星火支教团队赴甘肃积石山县为地震灾区儿童提供关怀陪伴、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的故事,16名甘肃籍志愿者在积石山县胡林家乡高关村安置点和胡林家村安置点接管儿童服务站,以开展冬令营的形式支援抗震救灾,为甘肃灾后重建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展现了湖科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最后,卢老师现场提问“关于支教的答案,是什么呢”。曾参与过星火支教的王可钊和杨语薇同学以图片的形式分享了关于支教的点点滴滴,各自用支教的感人故事诉说着关于支教的意义。

支教,是一场特别的双向奔赴,既有学生的梦想启航,也有志愿者的成长收获。星火支教,一直在路上,关于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02

课堂反馈

王可钊癸卯年,已丑月,积石山,星火人,支教日。

在星火冬令营的日子里,从开始到结束,我们一路坚持了下来,在欢笑和辛苦之中细细品味着这一份特别的收获。走出校园,来到积石山,再回到学校,无论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是自身行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通过亲身的体验,我们不仅把更多有趣的知识带到了课堂上,更是每次的集体备课、课堂、课后总结等教学环节中不断实践和提升自己,同时也在思想上重新审视自我。

我知道我能做的很少,但是我们的心永远是滚烫的。我们的出发点是在这个热烈的年纪,暗暗发光,为我们的社会贡献小小的力量,也让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这次支教活动,这难得的机会,我们会备受终生,这段美好的经历,我们会永远记得!

扎根基层,根植于家国情怀,到人民中去,积石山的温度很低,但我们赤忱之心火热,团队奋斗,丰衣足食,我们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那十几天很长,长到我认识了每一个人,长到每天奔波,从早到晚,不知如何形容这种长,但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那十几天的回忆都是不可磨灭的。初到积石山,既陌生又熟悉,陌生之处在于,吹的风,流的水,找的光,见的人都是第一次;熟悉在于,这里是我们的家,生我养我的地方,可是我期待已久的甘肃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黄河的源头,第一次追寻祁连山的日照金山,第一次一群人在一起展开支教活动,第一次教授孩子们,那是我青春里最耀眼的一束光。

那十几天也很短,短到我闭眼就看得见我们启程的日子。一声一声的老师,一声一声的我们一起玩好不好,一步一步的踏雪之路,一笔一划的板书。我不知什么时候会模糊了你们的脸庞,但我相信,我们会再见的,在中国大地,在我们的未来,在我们更加美好的时候!

我的小伙伴们,我很庆幸,出现在我们都疯狂的年纪,我们都很有青春,都很有热血!去支教,去感悟,去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去经历每一次的支教,在支教中成长!

贺艳《温情中国》第八讲,星火相传满天星,这也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讲。本讲的主讲教师是卢老师。卢老师是星火支教团队的指导老师,事务繁忙,她踩着铃声进课堂的时候,我眼前一亮。卢老师身穿星火支教团队的红色上衣,简单的束发,和我在课程预告中看到的图片上的人不一样,没有照片上的精致,但却给我亲切近人的感觉。这节课卢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星火支教的成立、发展、成就,以及这个团队背后的故事。从2011年至今,星火支教这个志愿公益团队在不断地壮大,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员加入其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受到了帮助。让我热泪盈眶的是去年年末星火支教去到了突发6.2级地震的甘肃临夏州积石县。突发的自然灾害,让当地的人们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寒冷的天气,恶劣的灾害抵挡不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一颗颗真诚炽热的心聚集在一起,卢老师带领着志愿者们奔赴到当地,去参与抗震救灾、支援重建的工作。当听到零下20摄氏度的温度,我打了个寒颤,因为在南方成长的我从未经历过。在那样的天气下,星火支教队员们坚守他们的职责,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以坚强、乐观的心态去适应当地的环境,带领着当地的小朋友学习生活。我感受到的是青春的力量、热爱的力量以及团结的力量。每个人成长的道路都有所不同,但是都不要错过飞扬的青春,在美好的年龄里做一件难忘的事情。

王俊杰2023年12月18日23:59分,我的手机收到了地震预警,但我并未感觉到震感,打开手机一看才发现是家乡发生了地震,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在第一时间打去了电话询问情况。

作为一个在外的游子,我时刻关注着家乡的灾情,很感谢学校的星火团队为灾区带去了温暖和希望,前去支教的同学大多都是我的朋友,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无比钦佩,他们是甘肃的英雄!是湖科的英雄!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湖北科技学院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邮编:437100  24小时值班电话:0715-8270912  招生电话:0715-8338003
传真:0715-8260538  网站设计:信息中心 鄂ICP备12004293号-1